基于运营能力的点式ATC系统可行性研究
-
摘要:
为验证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列车长度下的点式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力需求,依据点式ATC系统特点及信号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推出列车在区间和车站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给出了能力影响因素,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最高运行速度及列车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速度等级、不同长度下列车运行的最小追踪间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不同速度等级及列车长度下点式ATC系统的适用情况。
-
关键词:
- 点式系统 /
- 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 /
- 最小追踪间隔
Abstract:为验证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列车长度下的点式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力需求,依据点式ATC系统特点及信号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推出列车在区间和车站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给出了能力影响因素,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最高运行速度及列车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速度等级、不同长度下列车运行的最小追踪间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不同速度等级及列车长度下点式ATC系统的适用情况。
-
Keywords:
- intermittent system /
- 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 /
- signal system
-
-
[1] 邢红霞.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闭塞制式的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8,17(7): 49-51. [2] 陈卫华,刘 江,李 聪. 点- 连式信号系统在市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铁路,2017(6):43-47. [3] 张济民,吴汶麒,张树京. 准移动闭塞列车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J]. 铁道学报,1999,21(3). [4] 高嵘华. 城市轨道交通点式ATC 系统的改进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5,59(5):158-160. [5] 赵跟党,李 乐. 点式列车自动保护(IATP)模式下车载信号丢定位、无推荐速度故障分析及处理[J]. 城市轨道交通网,2013(10):103-105. [6]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黄 昱.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8] 王瑞峰,高继祥.铁路信号运营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9] 黄 超. 高速列车追踪到达车站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初探[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9,31( 7):85-8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