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询稿件
  • 获取最新论文
  • 知晓行业信息
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

基于微服务的铁路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研究与实现

张向阳, 朱建生, 朱韦桥

张向阳, 朱建生, 朱韦桥. 基于微服务的铁路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研究与实现[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 30(3): 50-54.
引用本文: 张向阳, 朱建生, 朱韦桥. 基于微服务的铁路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研究与实现[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 30(3): 50-54.
ZHANG Xiangyang, ZHU Jiansheng, ZHU Weiqiao. Railway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office system based on micro service[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 2021, 30(3): 50-54.
Citation: ZHANG Xiangyang, ZHU Jiansheng, ZHU Weiqiao. Railway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office system based on micro service[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 2021, 30(3): 50-54.

基于微服务的铁路企业协同办公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金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J2018S00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创新基金(1951DZ1103),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基金(1852DZ36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向阳,助理研究员

    朱建生,研究员

  • 中图分类号: U29 : TP39

Railway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office system based on micro service

  • 摘要: 传统的协同办公系统多采用基于单体架构进行构建,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差。基于微服务架构相关技术,立足铁路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办公业务领域模型分析,将复杂业务拆分为细小的微服务单元,构建了铁路企业协同办公系统,以达到降低耦合度、提高容错性和提升快速响应的目的。系统的各项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office system is mostly based on single architecture, which has poor reus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calability. Based on the micro servic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odel of office business field, divided the complex business into small micro service units, and constructed the railway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office system, so as to reduce the coupling degree, improve the fault toleranc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rapid respons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system have been verified.
  • 图  1   总体架构

    图  2   逻辑架构

    图  3   网络架构

    图  4   功能设计图

    图  5   技术架构

  • [1] 俞志敏. 铁路企业办公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J]. 办公自动化,2002(1):53-56, 59.
    [2] John Carnell. Spring 微服务实战[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3] 洪华军,吴建波,冷文浩.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46(1):149-154. DOI: 10.3969/j.issn.1672-9722.2018.01.032
    [4] 王敬林,朱韦桥.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铁路企业年金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8(5):22-26, 30. DOI: 10.3969/j.issn.1005-8451.2019.05.005
    [5] 龙新征,彭一明,李若淼. 基于微服务框架的信息服务平台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z1):48-52.
    [6] 张向阳,朱建生,刘承亮,等. 铁路企业移动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7,26(9):15-19, 23. DOI: 10.3969/j.issn.1005-8451.2017.09.004
    [7] 张向祺. 基于微服务的企业移动办公平台规划设计 [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6(3):71-74.
    [8] 王方旭. 基于Spring Cloud 实现业务系统微服务化的设计与实现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4):60-61.
    [9] 黄媛媛,王 彬,龙 卉.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日志系统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74-174.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李明阳. 智能算法对铁路选线成本的影响分析. 信息与电脑. 2025(08): 155-157 . 百度学术
    2. 徐博.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洞口二三维同步设计方法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2024(01): 138-145 . 百度学术
    3. 郭磊. 隧道洞口工程三维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3(03): 451-459 . 百度学术
    4. 董凤翔,田明阳,曾昊,赵国强,李俊松. BIM技术在铁路隧道设计优化中的研究与应用. 铁路技术创新. 2022(01): 47-53 . 百度学术
    5. 刘沛,叶明珠,赵国强,田明阳,曾昊. 基于BIM与FE技术的铁路隧道上跨结构开挖研究. 铁路技术创新. 2022(01): 66-71 . 百度学术
    6. 刘沛,赵亮亮,董凤翔. 基于BIM+FE技术的铁路车辆-隧道吸能防护系统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2021(01): 89-95 . 百度学术
    7. 田明阳,曾昊,汪明,曹力.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洞身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 铁路技术创新. 2021(01): 84-90 . 百度学术
    8. 王博. 基于Revit平台的墙体模型自动生成算法.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07): 80-84 . 本站查看
    9. 李晓军,田吟雪,陈树汪,王安民.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与分析.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07): 953-963 . 百度学术
    10. 崔晓. 大直径盾构隧道BIM建模方法的探究.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0(06): 66-7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9
  • HTML全文浏览量:  131
  • PDF下载量:  51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09
  • 刊出日期:  2021-03-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