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luation method for intangible asset value of railway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
摘要: 科学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利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对信息化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文章介绍了铁路信息化项目中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超额收益法与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相融合的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通过预测国铁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测算无形资产对于营收的贡献值,确定信息化项目在无形资产中的贡献值,从而实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对助力国铁集团信息化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关键词:
- 铁路信息化项目 /
- 无形资产 /
- 价值评估 /
- 超额收益法 /
- 层次分析法(AHP)
Abstract: Eevaluating the intangible asset value of railway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scientifically could help CHINA RAILWAY to implement refine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cont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railway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 and proposed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informationiza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excess return method and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paper predicted the free cash flow of enterprises, calculated the contribution value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revenue, determined the contribution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in intangible assets, and thus implemented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railway nformatization project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help th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RAILWAY. -
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大力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将数字技术与铁路业务充分融合,建成了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中国铁路95306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简称:95306)、国铁商城、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等一批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四五”期间,国铁集团将加快推进战略决策、经营开发、运输生产、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综合协同等6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建设。铁路信息化项目已成为国铁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
信息化项目中除设备设施外,大部分为无形资产,如软件、平台、数据、技术等。在国铁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大背景下,管理层高度关注信息化项目的价值评估,以期为新项目投资决策和既有项目维护预算决策提供依据。主流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1-3]。市场法按照市场替代原则,根据市场上近似资产的价格开展评估,适用于市场交易活跃、信息较为透明、可比性较强的信息化项目;收益法根据资产历史获利能力及未来应用前景,预测未来年度额外收益,是目前在无形资产评估领域使用率较高的评估方法;成本法重点考虑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但难以反映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
目前,尚缺少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铁路信息化项目大多属于自用或专业系统平台,现有交易市场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比性较弱,市场法操作难度较大;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专利、特殊技术等开发成本往往与其创收能力和潜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宜采用成本法;铁路的数据信息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既有业务赋能、提高效率效益等方面,且信息化项目的商标价值、客户关系价值也与企业营收存在较强关联。相比于成本法和市场法,收益法更适用于铁路信息系统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综上,本文采用收益法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的无形资产价值,梳理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与企业营收之间的关系,并以铁路某信息系统为例,评估其无形资产价值。
1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无形资产
GB/T 35416-2017《无形资产分类与代码》[4]中定义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资源使用权、商标权、数据信息、经营类无形资产等。考虑到铁路信息化项目的特征,其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数据信息、经营类无形资产等,如表1所示。
表 1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大类 无形资产明细 铁路信息化无形资产明细 专利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开发技术专利 非专利技术 技术标准、计算公式、工艺流程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特殊技术或工艺等 著作权 文字作品、美术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软件著作权 商标权 图形商标、字母商标、声音商标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商标 数据信息 各类数据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数据资源 经营类无形资产 商号、商誉、客户关系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客户关系 2 收益法简介
收益法可细分为增量收益法、超额收益法和节省许可费法等。增量收益法主要通过对比无形资产的“有”“无”(或“新”“老”)2种状态下企业的收益差额,从而确定其价值,但由于影响企业收益的因素过多,难以刻画某一无形资产的影响机理;部分无形资产不涉及许可费,且许可费规定尚未明确,节省许可费法不适用。因此,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3,5]。
2.1 超额收益法
超额收益法聚焦无形资产在未来某个时间范围内为企业带来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部分,经过折现到基准日来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其公式为
$$ {V}_{d}=\sum _{k=1}^{n}\left[\left(E-{E}_{c}-{E}_{f}\right)\cdot \theta \right]/{\left(1+r\right)}^{k} $$ (1) 式中,
$ {V}_{d} $ 为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评估值;$ E $ 为国铁企业自由现金流;$ {E}_{c} $ 为固定资产贡献值;$ {E}_{f} $ 为流动资产贡献值;$ \theta $ 为铁路信息化项目在全部无形资产中的权重;$ r $ 为折现率;$ k $ 为评估年;$ n $ 为评估总年限。2.2 评估难点及对策
利用超额收益法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的主要难点是:预测未来年度国铁企业营收,确定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对国铁企业整体营收的贡献,确定折现率等关键参数,评估难点及对策如表2所示。
表 2 评估难点及对策序号 评估难点 对策 1 预测未来年度国铁企业营收。其他文献大多采用线性拟合方法,但对于存在阶跃变化的历史数据拟合准确度不高。 利用专业研究成果,构建国铁企业资金来源与运用动态平衡模型,利用运量、投资、单耗等参数预测未来年度营收变化趋势。 2 确定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对于国铁企业整体营收的贡献。国铁企业营收是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共同实现的。 剥离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国铁企业营收的贡献,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量中的定位。3 确定评估中的关键参数。如收益期限、折现率等。 收益期限与国铁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外部环境有关,简化处理按5年计。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企业加权资本成本计算折现率。 3 超额收益法评估过程
采用超额收益法对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主要过程包括预测未来年度国铁企业营收变化趋势,确定营收中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贡献值,确定铁路信息化项目在无形资产中的贡献值,最终评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
3.1 预测未来年度国铁企业营收变化趋势
构建铁路资金运用动态平衡(RFUDB,Railway Fund Uses Dynamic Balance)模型。该模型以国铁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动态平衡为核心,模拟铁路建设、运输、经营管理全过程资金筹集和运用规律,基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这3张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构建数学模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国铁企业目标年度运量、投资、支出单耗、利率等,通过计算,模型输出为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利润等,如图1所示。RFUDB模型涉及要素均源自铁路生产实践,数据取值主要参考铁路企业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或战略规划,较传统的拟合类方法更客观、更接近实际。
在利用RFUDB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年度支出、利润、资产等指标的同时,还可得到折旧、财务成本、所得税、资本性支出等过程类指标。基于利润、折旧、财务成本、所得税等指标可计算得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es,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EBITDA扣除资本性支出后,即为公式(1)中的自由现金流 E。
3.2 确定营收中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贡献值
3.2.1 固定资产贡献值
固定资产贡献值
$ {E}_{c} $ 主要由折旧补偿和投资回报构成。通常情况下,选用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oan Prime Rate)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固定资产贡献值$ {E}_{c} $ 的公式为$$ {E}_{c}=P+{B}_{c}\cdot {R}_{c} $$ (2) 式中,
$ P $ 为固定资产折旧补偿;$ {B}_{c} $ 为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R}_{c} $ 为固定资产期望投资回报率。3.2.2 流动资产贡献值
流动资产一般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收回,其价值一般保持不变。因此,其贡献值即为流动资产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报率通常取一年期LPR。流动资产贡献值
$ {E}_{f} $ 的公式为$$ {E}_{f}={B}_{f}\cdot {R}_{f} $$ (3) 式中,
$ {B}_{f} $ 为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R}_{f} $ 为流动资产期望投资回报率。3.2.3 无形资产贡献值
从企业自由现金流中扣除固定资产贡献值和流动资产贡献值,余下的即为无形资产贡献值
$ {E}_{i} $ ,其公式为$$ {E}_{i}=E-{E}_{c}-{E}_{f} $$ (4) 3.3 确定铁路信息化项目在无形资产中的贡献值
国铁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入增加、成本节约、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等5个方面。这5个方面由信息化项目、人力资本、专利技术、供销网络、商标和资源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共同作用,本文构建国铁企业无形资产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模型,如图2所示。目标层为国铁企业无形资产贡献值总和,准则层为无形资产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案层为无形资产具体类型。邀请专家对国铁企业无形资产AHP模型中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要素依次打分,得到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在全部无形资产中的影响权重
$ \theta $ 。需要说明的是,要从整体的专利技术、供销网络、商标中剔除评估对象信息化项目的专利技术、客户关系和商标的影响[6-8]。3.4 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
参考相关文献[9-10],折现率即为无形资产投资回报率
$ {R}_{i} $ ,一般为企业整体回报率扣除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回报率后所得,其公式为$$ {R}_{i}=\frac{WACC-{W}_{c}\cdot {R}_{c}-{W}_{f}\cdot {R}_{f}}{{W}_{i}} $$ (5) 式中,
$ {W}_{c} $ 、$ {W}_{f} $ 、$ {W}_{i} $ 分别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 WACC $ 为加权投资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 WACC=\frac{Q}{D+Q}\cdot {R}_{e}+\frac{D}{D+Q}\cdot {R}_{d} \left(1-T\right) $$ (6) 式中,
$ Q $ 为权益资本;$ D $ 为债务资本;$ T $ 为税率;$ {R}_{d} $ 为债务资本回报率;$ {R}_{e} $ 为权益资本回报率,通常采用CAPM确定,计算公式为$$ {R}_{e}={R}_{n}+\left({R}_{m}-{R}_{f}\right)\cdot \beta $$ (7) 式中,
$ {R}_{n} $ 为无风险收益率;$ {R}_{m} $ 为市场预期回报率;$ \beta $ 为风险系数。将公式(2)(3)(5)的计算结果及国铁企业无形资产AHP模型确定的指标权重带入公式(1),即可得到铁路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结果。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述
铁路某管理信息系统属于6类业务领域中的资源管理类,其V1.0版本于2012年研发完成并上线运行。该信息化项目覆盖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等3级用户,主要功能包括铁路日常业务所需设备和资源的需求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价格管理、审批管理、统计分析等,支撑全国铁路(简称:全路)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项目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非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数据和客户关系等。
4.2 自由现金流预测
该该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全路统建信息化项目,对于国铁集团整体营收和创效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将2016—2021年国铁运量、投资、支出单耗、利率等参数输入RFUDB模型,输出营业收入、利润、资产等指标,结果与各年度公开的财务报告一致,验证模型有效。在此基础上,根据国铁集团规划文件等,将未来年度运量、投资、单耗支出变化等参数输入模型,得到营业收入、财务费用、折旧、所得税等指标结果以及EBITDA预测值,由于历史年度资本性支出较少,EBITDA即为自由现金流。
4.3 无形资产贡献值
在在利用RFUDB模型预测自由现金流的同时,可同步得到国铁企业资产构成变化趋势:未来年度固定资产约占总资产的79.3%,流动资产约占总资产的5.5%。流动资产贡献率取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oan Prime Rate),为3.65%;固定资产贡献率取5年期以上LPR,为4.3%。据此可得到未来年度国铁集团全部无形资产对营收的贡献值,约为90~100亿元/年。
4.4 信息系统在无形资产中的权重
根据国铁企业无形资产AHP模型的层次结构,两两比较模型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模式,邀请了10位铁路业务和财务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各要素进行打分;打分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所示。
表 3 各类无形资产权重计算结果方案层因素 权重 信息化项目 0.78% 人力资本 29.87% 专利技术 17.22% 供销网络 24.10% 商标 5.41% 资源经营权 22.62% 4.5 价值评估结果
将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2.73%作为无风险利率,市场平均收益率采用2011—2021年沪深300综合指数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7.76%,风险系数为1.027。根据公式(7)计算得出权益资本回报率为7.9%。债务资本回报率选取5年期以上LPR,为4.3%,将近5年国铁集团权益与负债之比的平均值代入公式(6),得到加权投资资本成本WACC为5.06%。利用公式(5)计算得到折现率为7.2%。
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该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无形资产价值约为3.3亿元,该系统自投入运营以来的维护成本约0.8亿元,由此可知,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良好,效率效益显著。未来可保持该系统既有的维护支出水平,同时,本系统的投资逻辑可为列入研发计划的、具有近似特征的新系统提供预算决策参考。
5 结束语
本文以铁路某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利用超额收益法、RFUDB模型和AHP模型,分析计算铁路信息化项目的无形资产价值。本文提出的思路和方法能为国铁集团有关部门制定信息化项目资产监督管理规定、编制研发维护预算等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方法中,AHP模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尚未考虑信息化项目的外部效益和潜在收益,上述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表 1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大类 无形资产明细 铁路信息化无形资产明细 专利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开发技术专利 非专利技术 技术标准、计算公式、工艺流程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特殊技术或工艺等 著作权 文字作品、美术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软件著作权 商标权 图形商标、字母商标、声音商标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商标 数据信息 各类数据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数据资源 经营类无形资产 商号、商誉、客户关系等 铁路信息化项目中的客户关系 表 2 评估难点及对策
序号 评估难点 对策 1 预测未来年度国铁企业营收。其他文献大多采用线性拟合方法,但对于存在阶跃变化的历史数据拟合准确度不高。 利用专业研究成果,构建国铁企业资金来源与运用动态平衡模型,利用运量、投资、单耗等参数预测未来年度营收变化趋势。 2 确定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对于国铁企业整体营收的贡献。国铁企业营收是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共同实现的。 剥离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国铁企业营收的贡献,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信息化项目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量中的定位。3 确定评估中的关键参数。如收益期限、折现率等。 收益期限与国铁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外部环境有关,简化处理按5年计。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企业加权资本成本计算折现率。 表 3 各类无形资产权重计算结果
方案层因素 权重 信息化项目 0.78% 人力资本 29.87% 专利技术 17.22% 供销网络 24.10% 商标 5.41% 资源经营权 22.62% -
[1] 崔 叶,朱锦余. 智慧物流企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研究 [J]. 中国资产评估,2022(8):20-29. [2] 刘辰翔,李 娜,陈 迅. 资产评估服务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设 [J]. 中国资产评估,2022(3):35-43. [3] 冯兴明.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应用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无形资产分类与代码: GB/T 35416-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5] 张 洋. 网络信息系统资产评估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6] 梅映天,邹汪平,章 威. 基于AHP的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8(8):5-9. DOI: 10.3969/j.issn.1005-8451.2019.08.002 [7] 张万鹏,史天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务安全评价研究 [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4,23(11):1-4. DOI: 10.3969/j.issn.1005-8451.2014.11.001 [8] 王红艳,陈伟达. 信息资产的界定与评估方法研究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A):66-68,72. [9] 刘惠萍,赵 悦,赵月华. 基于改进多期超额收益法的物联网企业数字资产价值评估研究——以海康威视为例 [J]. 中国资产评估,2022(8):69-80. DOI: 10.3969/j.issn.1007-0265.2022.08.012 [10] 陈 芳,余 谦.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基于多期超额收益法 [J]. 财会月刊,2021(23):21-27.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