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和铁路行业重大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为导向,助力铁路安防领域智能化发展,2023铁路人工智能算法大赛成功举办。11月5日,决赛在铁科院集团公司完美收官。颁奖活动将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期间,于11月15日召开的“2023年智能铁路学术交流会”上举行。
2023铁路人工智能算法大赛由中国铁道学会智能铁路委员会、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智能铁路研究院、铁路BIM联盟联合举办。大赛以“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识别”为赛题,核心任务是基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接触网图像中的异物识别及定位。
27支队伍参赛
来自中国铁道学会智能铁路委员会委员成员单位、铁路局集团公司、高校等单位的27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4周的紧张备赛,26支参赛队伍完成了对参考样例图像的算法研发、模型训练和模型测试,并提交了算法模型成果。
大赛收集到的算法模型成果普遍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完整、成果实用等特点,体现出智能铁路领域科技研究成果的高水平、先进性,赛事进入白热化阶段。
10月26日,大赛召开模型现场评比,通过线下+线上直播的形式,统一对参赛队伍提交的算法模型在2000张图像测试集上进行评价,形成模型评价得分,决选出前12名队伍名单。
6支队伍成功晋级
经过激烈角逐,中科院自动化所团队、国铁济南局信息技术所研发一队、中铁建电气化局团队、乌鲁木齐局—软二软三团队、大连交通大学团队、乌鲁木齐局—软一团队6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大赛复赛专家评审阶段。
11月5日,在大赛专家评审会上,6支队伍分别从数据集收集、模型训练过程、模型成果应用及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对团队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来自国铁集团、铁科院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的7位评审专家,针对汇报成果情况进行质询,从技术先进性、成果实用性、方案完备性、数据贡献度及现场答辩表现等维度作出现场评分。
颁奖仪式
在11月15日召开的“2023年智能铁路学术交流会”上举行了“2023年铁路人工智能算法大赛”颁奖仪式,田京芬宣读了获奖名单,王同军、蒋辉、刘大为、余祖俊和马建军等领导为获奖团队颁发了证书。
经过模型研发、模型评价、专家评审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团队)、一等奖2个(中国铁路济南局信息技术所研发一队,中铁建电气化局团队)、二等奖3个(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软二软三团队,大连交通大学团队,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软一团队)和优秀奖6个(中国铁路太原局团队,上海申铁信息工程团队,中国铁路兰州局信息技术所团队,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远程控制教育与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团队,昆明理工大学龙思慧团队,中车工业研究院团队)。
本次大赛广泛吸纳铁路内外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参与竞争和交流学习,征集了多个先进的铁路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模型,汇集了高质量的铁路接触网异物数据集,为铁路安防领域的场景创新提供了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达成“任务从业务中来,成果到应用中去”的目标,推动实现铁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先进、自主与应用,助力智能铁路科技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