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询稿件
  • 获取最新论文
  • 知晓行业信息
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

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的铁路BIM部件模型构建研究

夏宇, 谭衢霖, 蔡小培, 秦晓春

夏宇, 谭衢霖, 蔡小培, 秦晓春. 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的铁路BIM部件模型构建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9, 28(6): 30-35.
引用本文: 夏宇, 谭衢霖, 蔡小培, 秦晓春. 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的铁路BIM部件模型构建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9, 28(6): 30-35.
XIA Yu, TAN Qulin, CAI Xiaopei, QIN XiaoChun. Railway BIM compon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vil 3D SAC[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 2019, 28(6): 30-35.
Citation: XIA Yu, TAN Qulin, CAI Xiaopei, QIN XiaoChun. Railway BIM compon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vil 3D SAC[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 2019, 28(6): 30-35.

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的铁路BIM部件模型构建研究

基金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7G002-H)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夏宇,在读硕士研究生;谭衢霖,副教授。

  • 中图分类号: U21;TP39

Railway BIM compon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vil 3D SAC

  • 摘要: 为实现铁路线路结构参数化建模,基于Autodesk Civil 3D部件编辑器(SAC,SubassemblyComposer)研究了自定义部件参数化模型的构建流程。利用部件编辑器可视化的设计流程和参数驱动图形交互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横断面形式,构建了单线有砟轨道部件、隧道部件和多级边坡部件参数化模型,并将参数化部件与三维地形曲面模型相融合,在三维可视环境下实现设计部件的工程量精确计算。通过SAC创建的部件具有设计参数更改方便、建模迅速、交互性强、形象直观的优点,是铁路BIM应用部件建模一种有效的方法。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of railway line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customized subassembly parameterized model was studied based on Autodesk Civil 3D subassembly composer(SAC). Using the subassembly composer's visual design process and parameter-driven graphical interaction method, a parametric model of single-line ballasted track subassembly, tunnel subassembly and multi-level slope subassembly was constructed for different cross-section forms. The parameterized subassembly was fus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terrain surface model, and the precise calcul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of the design subassembly was implment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visual environment. The subassembly created by SAC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hange of design parameters, rapid modeling, strong interaction, visual and intuitive.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model railway BIM application subassembly.
  • 近年来,非接触式IC卡系统在全国各地的公共交通领域有了较快发展,为了方便IC卡的发卡和充值,各地陆续推出了IC卡自助充值系统,实现用户在网点或银行进行IC卡自助充值。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的公交卡公司着手积极研究移动充值的解决方案[1-3],大都采用NFC读写卡方式。由于卡片规范、密钥体系和交易流程均不相同,上述研究无法完全适用于中铁银通卡。中铁银通卡芯片技术标准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简称:PBOC),电子现金账户和联机账户并存[4],芯片可存储数字证书、密钥、持卡人信息、指纹等信息。乘车时用户使用电子现金脱机消费模式,具有交易快速、便捷、安全、不可伪造、不可重复消费等特点[5-6]。联机账户可用于互联网购票等联机交易,适用于所有符合PBOC的终端,其范围广、适应性强。本文将线上充值思路应用于中铁银通卡,设计并实现了中铁银通卡线上充值系统(简称:线上充值系统),实现银通卡的线上自助充值,同时,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关键技术、业务功能和流程设计进行了论述。

    系统使用WebStorm、IDEA等工具进行开发,总体架构分为3层,分别为表现层、应用层、支撑层,如图1所示。

    图  1  系统总体架构

    (1)表现层即人机交互层,包括手机终端充值应用、蓝牙读卡器和管理平台,该层采用VUE框架,手机端App采用B/S架构,管理平台采用C/S架构,使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的原生API,将信息可视化后与用户进行交互[7]

    (2)应用层采用Spring框架。表现层将操作请求传递给应用层处理。该层负责所有的业务流程控制以及数据库的增删改查[3],同时,负责与表现层、支撑层的开放平台、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对接。

    (3)支撑层主要指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提供已封装API供应用层或其他拓展业务的第三方系统调用。采用HTTPS通信协议,调用方可通过开放平台提供的SDK实现对该系统的间接访问。开放平台通过ISO8583金融报文和固定格式接口与中铁银通卡发卡系统进行通讯。

    本文使用MySQL工具建立关系型数据库,按照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规范化原则进行设计[8]。MySQL数据库支持多线程和优化的SQL查询算法,有效提高查询速度。数据库中的交易明细表如表1所示。

    表  1  交易明细表结构
    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主键是否允许空功能描述
    oidbigint11主键
    orderIdchar25业务系统订单号
    primaryAcctNumchar19卡号
    tranCodechar6交易类型
    statuschar4订单状态
    seqNochar32第三方支付订单号
    tranTimechar32交易时间
    pay_waychar16支付方式
    amountchar10支付金额
    processingCodechar6交易代码
    dateSettlmtchar4清算日期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由于金融交易和账户信息读写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本文从交易合法性验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3个方面进行系统安全设计。

    本文采用双向身份认证和授权方式校验交易合法性。业务系统被分配唯一标识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应用鉴别密文,开放平台根据唯一标识进行身份认证、状态校验和权限控制等。业务系统与开放平台每次交互都需要进行密钥交换并保存对方的公钥,同时使用RSA2算法做数字签名,保证业务数据的可靠性和防抵赖性。

    为保证业务系统数据与开放平台间的数据传输安全,本文将整体业务数据转成JSON字符串,用AES加密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加密。蓝牙读卡器传输数据采用CRC校验、3DES加密等技术[9]

    业务系统登录账号由管理员统一下发,不开放个人注册。

    基于PBOC的圈存写卡交易,中铁银通卡发卡系统收到请求后,会在响应报文中返回含MAC值的发卡行脚本命令,终端解析脚本命令并发送给IC卡执行。IC卡产生本次交易过程密钥,计算出MAC值并校验[10]。若两者相同,证明该上行数据的发送者是中铁银通卡发卡系统,且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未被修改、删除或重组,否则会拒绝该交易。

    为保证卡片金额与后台交易的一致性,需设计完善的冲正机制,处理圈存写卡异常情况。在读卡器终端保留最后一笔圈存交易,如圈存写卡过程中发生拔卡、断网、软件异常退出等异常情况,导致写卡失败,交易会立刻发起冲正。

    若IC卡未返回写卡结果信息,则终端再次读卡,并与卡片交易计数器数值做比较,若交易计数器数值加1,且余额未增加,则同样发起冲正。

    发起冲正后,若未收到上层系统的冲正应答,则重复发3次冲正请求,若均未应答,则提示人工处理。若收到上层系统的圈存应答,则丢弃该应答。

    线上充值系统主要分为手机终端软件和管理平台两部分,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手机终端软件(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与蓝牙读卡器连接后可实现对银通卡的读写。

    图  2  系统功能结构

    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为银通卡电子现金做圈存,可选择系统给出的圈存金额或手动输入金额。交易成功后,界面显示更新后的余额信息。电子现金圈存界面如图3所示。

    图  3  电子现金圈存界面

    用户可根据卡号信息查询到该卡的圈存记录,核实圈存数据,界面如图4所示。

    图  4  圈存记录查询界面

    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为银通卡的联机账户充值,可选择系统给出的充值金额或手动输入充值金额。充值成功后,联机账户进行余额更新。

    用户可根据卡号信息查询到联机账户的充值记录,并核实充值数据。

    管理人员可通过浏览器登陆管理平台,具体功能包括订单列表查询、POS充值列表查询和指定账户圈存列表查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核实账务和资金清算情况。管理平台界面如图5所示。

    图  5  管理平台界面

    线上充值系统交易总体流程如图6所示。

    图  6  线上充值系统交易流程

    (1)用户将卡片插入蓝牙读卡器中,读卡器识别卡片信息后,上送卡号、余额及其他金融数据;

    (2)用户在手机终端软件选择圈存金额,进入支付流程,充值业务系统根据用户提交的金额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做扣款请求,确认付款成功后,完成支付。

    (3)支付成功后,终端提出圈存写卡请求,为确保资金安全,充值业务系统需再次与第三方支付系统确认并验证支付信息,充值业务系统向开放平台提出圈存写卡请求,并调用开放平台API做多次验证与交互,银通卡发卡系统更新后台余额并下发写卡指令,终端收到写卡指令,写卡成功后,卡片返回写卡成功脚本信息,再由充值业务系统回传至中铁银通卡发卡系统。

    (1)与4.1中的(1)一致;

    (2)与4.1中的(2)一致;

    (3)充值业务系统调用开放平台API做联机账户充值请求,中铁银通卡发卡系统收到请求后更新后台余额,并返回执行结果,交易结束。

    (1)用户在手机终端软件上触发查询业务;

    (2)终端软件将读卡器上送的卡号信息上送至充值业务系统,充值业务系统与开放平台交互并将查询结果返回至手机界面。

    本文通过分析银通卡充值服务所面临的新需求,提出银通卡线上充值的解决方案,使银通卡充值业务变得更高效、便利、自动化。中铁银通卡线上充值系统投入使用后,市场反馈良好,线上充值比例占总充值金额的25%,并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后续使用中,随着PBOC的升级,系统需要根据中铁银通卡应用的升级不断优化。下一步,可研究线上充值交易流程及异常处理机制的优化,自动处理由于写卡失败等原因造成的充值失败,还可研究业务系统的充值账务自动核对、自动退款等新功能,提升旅客使用体验。

  • [1] 谭衢霖,余文雄,白雁. 基于GIS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8, 27(11):20-26.
    [2] 康峰,韩峰. 基于BIM的三维铁路道岔建模方法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 14(4):716-720.
    [3] 夏宇,谭衢霖,蔡小培,等. 铁路BIM应用三维线路场景构建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8, 27(7):95-98.
    [4] 曾庆桓,戴琪. 基于Autodesk Civil 3D建立隧道参数化BIM模型的探索[J]. 中国公路, 2018(5):98-99.
    [5] 韩峰,袁锋,康峰. 基于VBA的轨道结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92-97.
    [6] 梁凯旋.Civil 3 D结合部件编辑器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西北水电, 2016(4):82-86, 92.
    [7] 李俊超,李楼.AutoCAD Civil 3D和3ds Max Design在道路建模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13(2):91-94.
    [8] 任耀. AutoCAD Civil 3D 2013应用宝典[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3.
    [9] 王磊. AutoCAD Civil 3D.NET二次开发[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8.
    [10] 刘鑫. 基于BIM的道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D]. 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7.
  • 期刊类型引用(28)

    1. 杨威,张晨茜,任佳琦.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信息化及BIM应用现状与展望. 铁路技术创新. 2024(02): 21-28 . 百度学术
    2. 胡红岩. 高速铁路桥梁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前景与展望. 铁道建筑技术. 2024(05): 121-124 . 百度学术
    3. 王雷,苗程广,韩晓亮,陈佳婧,侯鹏,赵海峰. 基于GIS+BIM的新能源选址关键技术及应用. 测绘通报. 2024(10): 168-173 . 百度学术
    4. 帖卉霞,马婷婷,汪优,陈宝光. 基于系统工程的铁路智能建造实现路径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2023(01): 69-73 . 百度学术
    5. 张妍君. 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开发及应用. 铁路技术创新. 2023(01): 102-109 . 百度学术
    6. 安蕾. BIM+智慧工地在高速铁路四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经济. 2023(04): 70-78 . 百度学术
    7. 郭敏.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元数据应用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2023(07): 51-56 . 百度学术
    8. 李俊波,王万齐,沈鹍,王东妍. 高速铁路建维一体化数据管理与运用方法研究. 中国铁路. 2022(03): 94-101 . 百度学术
    9. 陶柁丞. 铁路隧道智能建造通信承载平台方案研究.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2(05): 53-57 . 百度学术
    10. 王鹏,段培勇. 基于无人机的重载铁路线桥隧一体化巡检系统架构研究与设计. 铁道建筑. 2022(08): 29-32 . 百度学术
    11. 齐成龙,康银庚,王永,宋树峰,徐洪权. 杭州湾跨海大桥智能设计与建造体系方案. 铁路技术创新. 2022(03): 30-35 . 百度学术
    12. 李琬荻. 基于BIM的铁路封闭式路堑设计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2(10): 47-51 . 本站查看
    13. 林峰,王万齐,王学义,闫晓春,张郧. 基于数字孪生的环行铁道智能铁路试验探索.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2(11): 144-147+172 . 百度学术
    14. 解亚龙,王万齐,李琳. BIM技术在清河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铁道标准设计. 2021(01): 104-109 . 百度学术
    15. 王英杰,常宇,周亚坤,康彦波. 基于Revit的铁路线路三维信息平台开发. 铁道勘察. 2021(02): 7-11+27 . 百度学术
    16. 吕炜. 基于BIM+物联网的智能建造综合管理实现研究. 居舍. 2021(09): 119-120 . 百度学术
    17. 张妍君. BIM技术在智能一体化机柜中的应用.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10): 35-40 . 本站查看
    18. 肖彦峰. 京张高铁客服信息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 铁路技术创新. 2021(05): 107-112 . 百度学术
    19. 李俊波,沈鹍,王东妍,郝贵才. 基于BIM的综合维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12): 24-28 . 本站查看
    20. 谭尧升,樊启祥,汪志林,陈文夫,郭增光,林恩德,林鹏,周天刚,周孟夏,刘春风,龚攀,裴磊. 白鹤滩特高拱坝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实践.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694-704 . 百度学术
    21. 杨文成. 基于BIM设计的道岔设备建模方法研究. 铁道勘察. 2020(01): 133-136 . 百度学术
    22. 朱俊武,杨斌,侯宇飞,王有云.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智能梁场钢筋加工技术应用. 铁路技术创新. 2020(01): 73-77 . 百度学术
    23. 韩自力. 高速铁路隧道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铁道建筑. 2020(04): 9-16 . 百度学术
    24. 吴明杰. BIM技术在京雄铁路中的应用与思考.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06): 105-110 . 百度学术
    25. 曹志芳. BIM技术在智慧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江西建材. 2020(08): 51+53 . 百度学术
    26. 雷伟. 新发展理念在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交通与运输. 2020(03): 1-4 . 百度学术
    27. 赵有明,王志伟,王子洪. 铁路隧道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与展望. 中国铁路. 2020(12): 51-60 . 百度学术
    28. 夏小刚. 智能建造技术在预制T梁生产线的应用. 建筑经济. 2020(09): 121-12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7
  • HTML全文浏览量:  42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3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1-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